<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央媒看三农 > 光明日报报道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光明日报2月2日第1版)

        日期:2023-02-02 15:43 作者: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郭明远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这些年,靠着汝瓷生产,我家年收入几十万元,购置了轿车和楼房,日子是吃甘蔗上高楼——节节甜、步步高!”新春时节,正在作坊赶制汝瓷产品的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村村民李淑杰一脸幸福地说。

          清凉寺村位于宝丰县城西约20公里。千百年来,清凉寺村就有利用当地丰富的玛瑙石、高岭土、黏土等制瓷原料烧制瓷器的传统,是北宋五大名窑之首的汝官窑遗址。2011年,汝瓷烧制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清凉寺村立足实际,整合资源、挖掘潜力,使生产者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抱团闯市场,走出了一条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金光大道。村党支部书记王学锋介绍,2019年开始,村里采取“党支部+文化合作社(汝瓷分社)+汝瓷协会+作坊(工作室)+电商直播”模式,成立了清凉寺文化合作社(汝瓷分社)和电商办。汝瓷分社吸纳周边村的汝窑企业和作坊为成员,为成员的技艺交流学习提高搭建了平台;电商办聘请直播带货的专业人才,专门负责成员单位的产品展示销售。

          从事汝瓷烧制多年的村民商六群说,自己以前在传统器型水仙盆烧制过程中一直出现缩釉问题,成为合作社成员后,在汝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君子精心指导下,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我是一直做技术的,不懂销售,更不懂网络销售,以前做的产品虽然不次于别人,但总卖不上好价钱。加入汝瓷分社后,能专心带着徒弟搞技术、做产品,不用考虑销售,产品的价位也上去了!”该村汝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国奇深有感触地说。

          目前,清凉寺村拥有汝瓷烧制技艺四级代表性传承人45人,手工作坊近百家,从业人员500多人,年产汝瓷20多万件,产值1.69亿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78.9%,网络销售占全村年总收入的60%,产品销售到了十多个国家。此外,清凉寺村还被认定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

          宝丰县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汝瓷产业发展基金,并投入资金150余万元,对40余个传习所修缮打造,推荐传承人参加各级各部门的研修班,鼓励传承人广泛收徒传艺等。

          平顶山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申红霞说:“宝丰县是河南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地区,下一步要让更多非遗项目‘活’起来、‘动’起来、‘火’起来,点亮乡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