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65网址经常打不开 > 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 > 乡村治理
云南省西畴县创新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乡村治理动态2022年第41期)
近年来,西畴县探索“基层党组织一体主导、线上线下双线结合、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实现了全县连续10年矛盾不出村、连续10年不发案的秩序好、乡风文明、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新面貌。
一、强化基层基础,发挥“千线一针”主导作用
西畴县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配强爱农村、懂农村的基层党组织班子,主导“四议两公开”制度,主导村规民约的执行,主导乡风文明建设,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打牢乡村治理的政治基础、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全县73个行政村(社区)实现《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全覆盖。近年来,基层群众参与决策实施村级重大事项达2500余件。
二、坚持线上线下结合,创新“四诊疗法”接诉即办
西畴县构建“县、乡、村、组”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成立以行政村为单元的村(社区)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73个和以相对集中连片村民小组为单元的片区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270个,每个片区委员会服务和管理农户200户左右,委员每人挂联农户20至25户,做到政策宣传落实到户、群众困难诉求掌握到户、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到户。对群众反映的困难诉求、矛盾纠纷,按照“县、乡、村、组”四级网格依权限分级解决,有效打通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最后一米。实行线上线下综合办事、高效办事,线上线下双线结合、相互补充、填补空漏,真正实现接诉即办、分层协办。
在线上,把数字技术运用到群众有关事项申请办理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搭建钉钉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爱卫创卫、疫情防控等领域的有效使用。搭建县、乡、村网络平台,方便群众从村小组、村委会、乡(镇)到县逐级反映上报诉求。目前,群众通过网络平台反映农村水、电、路建设以及社会救助、矛盾纠纷化解等各种诉求1430余件,化解率98.83%。运用好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群众通过救助平台申请办理有关事项和解决矛盾纠纷,后台将群众请求和诉求分乡(镇)、部门梳理成任务清单,以派单形式派到乡(镇)和部门,明确专人限时办理,适时催办督办,实现群众“一键式申请、一站式办理”的高效快捷办事、解难帮困、化解纠纷。2022年以来,群众通过平台申请事项共122件,其中得到解决的118件,办结率96.72%。
在线下,全县创新推出基层党组织引领下的“坐班门诊、进村出诊、集体会诊、上门复诊”的矛盾纠纷调处模式。坐班“门诊”,村级党组织、自治组织第一时间接受群众诉求,分析矛盾纠纷处理的关键问题并开出“处方”。进村“出诊”,突出解决矛盾纠纷的主动性,具体到点到户,针对发生矛盾纠纷的源头、病根,对症拿药送药。集体“会诊”,针对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村级无法解决的,“县、乡、村、组”一并会诊、集体调处、联合化解。上门“复诊”,实行矛盾纠纷化解回访制度,对已经化解的重大矛盾纠纷,村级不定时上门了解情况、掌握动态,进行跟踪问效、回访看疗效。自2021年以来,全县依法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共113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9.79%。
三、聚集多方力量,保障小事大事成功处置
西畴县对一些复杂的涉法问题,依托“一村一辅警一法律顾问”,建立政府引导办、律师协同办、群众依法办的三方协商机制,实现依法有效处置,即政府讲清行政执法的情况和处理依据,法律顾问公平、公正地讲清政府行政依据的合法性,群众根据政府、法律顾问提供的法律服务来判断、选择自己的行为,达到知法守法效果。近年来,全县共有81名辅警、法律顾问与政府共同解决基层矛盾纠纷560余件。同时,依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创新建立长辈调解矛盾纠纷机制,通过发挥“五老”独特优势,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实现依法治村、和谐治村。
(云南省西畴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