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365网址经常打不开  >   农垦局  >  热作365网址经常打不开_48365平台_365365bet娱乐场

        热作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简报2022年第10期——蛞蝓开始危害主产区割胶生产

        日期:2022-07-20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蛞蝓是橡胶园常见的软体动物,一直以来对橡胶生产没有造成明显危害。但今年5月份以来,广东湛江农垦、茂名农垦等植胶区蛞蝓发生严重,局部区域蛞蝓发生危害已严重影响到正常割胶生产,损失严重。目前,国内外对蛞蝓在橡胶上的危害与防治缺少研究,生产上主要是借鉴其他作物采用的传统防治方法及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虫害防控技术团队初步研发的技术实施防治。主产区要高度重视,开展橡胶树蛞蝓的危害研究,减少其对橡胶生产的影响。 

          一、橡胶树蛞蝓的种类、分布及危害  

          1. 种类与识别 

          经鉴定,目前危害橡胶树的蛞蝓是双线嗜粘液蛞蝓Philomycus bilineatus。蛞蝓是一种为害多种蔬菜、花卉、草莓、农作物、食用菌等的有害软体动物。其成体裸露,柔软而无外壳前端较宽,后端较狭长,尾部有一嵴状突起。体为灰白色或淡黄褐色,背部中央有一条黑色斑点组成的纵带,体两侧也各有一条纵带。成体伸展时长40-70毫米,宽11-12毫米。触角两对,前一对短,后一对长。呼吸孔圆形,在体右侧距头部约5毫米处,右侧的一条色带从下方绕过呼吸孔。为白色,腺分泌大量粘液。幼虫与成虫相似,较小。卵为椭圆形,胶质状,半透明,有光泽,卵粒外有粘液物将卵粘在一起。 

          2. 分布与危害 

          双线嗜粘液蛞蝓在国内分布广泛,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广西、广东、云南、四川、贵州、河南、新疆、北京、海南、福建、安徽、台湾等省区均有分布。双线嗜粘液蛞蝓不仅以成体或幼体啮食作物的茎、叶、果实或汁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会分泌粘液及排泄粪便污染果蔬,造成产品市场价格下降。  

          3. 在橡胶树上的发生与危害 

          长期以来,蛞蝓在云南、海南、广东等省的橡胶树上均有发现,但一直没有暴发成灾。近期,广东农垦的植胶区陆续发现蛞蝓为害橡胶生产,危害程度逐渐加重。经调查,在发生危害胶园,单株胶树的蛞蝓数量一般有十几头,多者超过600头。蛞蝓对胶树的危害,首先是成体及幼体聚集在胶树割线上或胶杯内吸食胶乳,其密集于割线可严重造成胶乳外流,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二是蛞蝓的排泄物及分泌的粘液影响胶水的洁净度;三是蛞蝓密集于割面及胶杯会影响胶工的割胶和收胶工作,降低工作效率,个别胶工看到密集的蛞蝓会产生密集恐惧症。据统计,今年单在广东湛江农垦长山农场及东升农场受蛞蝓的危害面积为3400余亩。其中,长山农场重度危害(蛞蝓数量100/株以上)面积为800余亩,每天造成干胶减产450公斤以上。目前,局部严重区域,每个树位(400-500棵胶)割1刀胶仅收获10多公斤胶水,严重打击胶工的割胶积极性。 

          二、应对防治建议 

          1. 做好调查监测,掌握发生动态 

          结合着生产割胶工作,在蛞蝓常发区每10-15开展1次蛞蝓发生情况调查,及时掌握蛞蝓的发生动态,为防治提供数据支撑。调查采用五点取样法,在调查区域内按东、南、西、北、中取5个调查点,每点随机选取5株树进行数量调查;调查时间为雨后1-26:00-7:00期间,调查部位为树头至树干160厘米范围内及围绕树头20厘米内的树盘;调查内容包括蛞蝓数量及其在树上或树盘的分布情况。 

          2. 采取多种措施,应急控制蛞蝓危害 

          针对当前蛞蝓发生的严重情况,可采取化学药剂防控、石灰阻隔触杀等多种措施进行应急控害。化学防治可选用杀螺胺可湿性粉剂或四聚乙醛颗粒剂等药剂。杀螺胺是一种作用较强的杀软体动物剂,采用喷雾或灌药法施药,蛞蝓一旦接触或吸食,具有较好速效性;四聚乙醛是种新型农药持效期长,但速效性效果稍差。鉴于调查发现雨后1-2地面较为潮湿时,在14:00-19:00期间,90%以上的蛞蝓分布在距橡胶树头20厘米范围内的地面、土里、枯枝残叶下,因此,建议杀螺胺的施药方法为用300倍液对树头、树盘20厘米内和树干等蛞蝓密集部位喷施(或对树头及20厘米内树盘灌施),施药时间为雨后1-214:00-19:00;四聚乙醛颗粒剂则在雨后1-2地面较潮湿时全天撒施,撒施区为树盘20厘米内。另外,可在胶树树头及树盘20厘米内撒施生石灰对蛞蝓进行物理阻隔及触杀。 

          3. 开展技术研发,解决可持续控制问题 

          双线嗜粘液蛞蝓虽在植胶区长期存在,但一直没有暴发成灾,国内未对其开展过针对性的防控基础及技术研究,发生特性不明,防治技术缺乏。因此,迫切需要开展以下研究工作:(1)蛞蝓的基础生物学观察,找出防治中的薄弱环节;(2)防控药剂、趋避剂、诱集物质筛选,为防控提供安全有效投入品;(3)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解决毒杀、趋避剂诱集等药物的使用关键技术,集成包括栖息和繁殖场所干预、迁移阻隔、成体和幼体毒杀等橡胶树蛞蝓防控综合技术。 

         

         

         

         

                      污染割面                                                           晴天中午蛞蝓聚集在树头及树盘